
段沄(1906-1954),本名段穀,字尧生,又字沄清,号湘泉,别号茂生,湖南衡阳人。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徐州、长沙、常德、桂(林)柳(州)等会战,重创日本侵略军。1949年8月,段沄随国民党军队撤往台湾,1952年9月被捕,1954年2月3日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
段沄为人正直,素怀爱国爱民之心。目睹蒋介石反动集团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目睹同胞自相残杀的惨景,段沄内心极为苦闷。1948年底,段沄率部驻防北平,对北平学生和革命群众发动的爱国民主运动深表同情,拒绝执行要其派军队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在与友人谈及时局时,段沄一再表示:“这个内战,我坚决不打了。”
蒋介石虽有不满,但为了拉拢段沄为其卖命,又不得不隐忍不发。同时,蒋介石暗中派人将段沄的母亲和妻儿先行挟往台湾。1949年8月,段沄从浙江舟山调往台湾,担任国民党“台湾省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身居要位,掌握重兵。
身在台湾的段沄内心是坚决支持人民解放军早日解放台湾的。为此,1949年10月中旬,段沄出面协调国民党军“空军司令部”有关部门,让其堂哥段徽楷以国民党军八十七军教官的身份,携其妻子姚师贞等家眷乘坐国民党军机离开台湾回到湖南,与中共党组织取得联系,为配合解放台湾做准备。
1949年11月5日,段政(段沄的弟弟)率国民党军新编第七军第二师在湖南道县通电起义,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零陵军分区二纵二师师长。
1950年3月,段徽楷从衡阳来到长沙,与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刘道衡、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戴石渠密商前往台湾策动段沄起义事宜。12月,段徽楷、谢小球(段沄妹夫)从长沙前往香港。到达香港后,谢小球立即给段沄写信,请其协助安排办理入台手续等事宜。段沄迅速安排堂侄段万钧以段徽楷养子的身份,安排侄辈谢自雄以谢小球之子的身份,于1951年3月初向国民党有关部门提交了段徽楷、谢小球的书面入台申请材料,不久就取得了入台证件。
1951年3月下旬,段徽楷、谢小球从香港乘船到达台湾,住在段沄的家中,秘密开展工作。
1952年6月,国民党特务已查获了段沄的有关情况,他们在段沄住所附近开设了一家商铺,24小时对其进行监视和布控。同时,还在段沄的司机、厨师、副官中暗中布线,秘密掌握了他的全部行踪。
1952年8月的一天,段徽楷从家中外出,准备向中共香港地下党组织寄送一封密写情报信件。不知身份已经暴露的段徽楷正要把信件投入信箱时,国民党特务一拥而上将其逮捕。段徽楷被捕入狱不久,段沄、谢小球也相继被捕。在国民党的黑牢里,几人遭到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坚守党组织的秘密。1954年2月3日,段沄等人以所谓“共谍罪”被国民党特务在台北马场町秘密残忍杀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