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改进学风来改造思想
■韩建军
改造思想的过程,也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党员干部只有端正学风,在深度学习上下功夫,才能净化思想、纯正思想、升华思想。
当下,很多部队大力弘扬优良学风,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和《习近平论强军兴军(四)》等理论书籍,不仅武装了头脑、提升了境界,还强化了作风纪律、树立了形象威信。这种扭住改进学风来改造思想的做法,抓住了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展示党员干部的新风貌,让官兵看到政治整训的新变化。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深化政治整训、巩固人民军队纯洁光荣,必须持续改造思想、净化思想,解决好思想根子问题。周恩来同志说:“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不然,你的思想就会生锈,就会受到腐蚀。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如何改造思想?方法可能有很多,但很重要的就是改进学风、持久学习。事实上,改造思想,就是要立起新时代好学风标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党员干部进行提纯和净化,形象地说就是巩固扩大头脑中的“马列根据地”,清除“非马列的地盘”。党员干部只有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改进学风这“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才能把错误思想根子拔除掉,把正确的价值观念立起来。
好学才能上进,学风好才能认识自我、校正自我、革新自我。张闻天同志是我们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一段时间内,他执行了王明“左”的政策,犯了“左”的错误。但他学风端正,注重学习、善于学习,延安整风期间反复学习党的文件,认真对照检查,写下近4万字的反省笔记,并决定彻底与过去的自己决裂,彻底与错误的思想路线决裂。历史告诉我们,思想进步是一切工作进步的枢纽和发动机。每名共产党员都应坚持改造思想不停歇,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学习思想中改造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不断强固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
学风连着作风,学风反映党风。学风是否端正,决定学习的成效,而学习效果决定思想改造的深刻性彻底性。现实生活中,那些思想高尚、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大都是自觉学习、勤于学习的表率。相反,那些思想境界不高、作风表现一般的党员干部,总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良学风。他们有的表态化学习,把学习用来装点门面,上级抓一抓学一学;有的浅表化学习,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有的功利化学习,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还有的碎片化学习,不愿深入系统学,只背记少许观点了事。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解决,就难以在学习中触及思想、触及灵魂,也不可能有一场革弊鼎新、固本开新的觉悟和改变。
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着真理力量,也贯穿着对共产党人政治品格、作风操守的要求。改进学风、改造思想,首要的是在理论学习的深化、内化上下功夫,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理论学习领悟得越深,信仰就会越牢。反之,如果学风不正,理论学习不用心,思想武装不到位,信仰根基不牢固,就会导致纪律松弛、作风松散,出现脱轨越界、脱纲离谱的事。因此,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学懂弄通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真正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成为对党忠诚的老实人、透明人。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进学风、改造思想,重在以知促行、知行合一。那些学风端正、思想先进的党员干部,总是心口如一、内外如一、言行如一,“表里俱澄澈”。相反,那些让人反感的“两面人”,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丢掉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归学、做归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口头一套、行为一套。党员干部只有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的高度自觉,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科学指南,坚持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才能最大程度彰显思想改造的强大威力。
习主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改进学风永不停息,改造思想永无止境。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思想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扭住改进学风常学常新、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应把改造思想作为终身课题,持续学、深入学,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经常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确保始终立得稳、行得远,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