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升圣火,梦想耀神州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侧记
中国军网记者 张晓君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隆重举行。4年多的精心筹备,1000多个日夜的翘首期盼,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一段关于奋斗与超越、追梦与圆梦、交融与互通的故事从这里起笔,一场三地同心共振、同根同源的体育盛会就此启航。

这是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岭南大地,因水而生,因海而兴。开幕式现场,“同心圆”水舞台波光粼粼,水潮涌动。10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帆影从这里启航,破浪远行,连通世界。当光影再现虎门销烟、黄花岗起义、中共三大……当舞台之上,演员身着中山装与学生服,再现革命年代场景,那段100多年前的抗争与奋斗此刻拨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在心潮澎湃之际,一轮红日在舞台中央缓缓升起。
一湾潮起连三地。40多年前,改革开放大潮奔涌,“春天的故事”从这里讲述,中国经济特区的创新道路自这里蹚出。进入新时代,全运之梦以粤港澳联办的方式照进现实,成为大湾区“要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的生动写照。
行走大湾区,明档茶楼里,虾饺叉烧鲜香四溢,粤菜美食流淌着湾区人不变的舌尖记忆;街边巷尾,乡音呢喃,诉说着血浓于水、同气连枝的情感传承。共同的湾区记忆,拼凑出相同的精神家园与最深沉的文化认同。

广东省体育代表团、香港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澳门特别行政区体育代表团在入场仪式上共同入场。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同根同源,同心同缘。“手牵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当体育场响起《中国人》旋律,开幕式现场数万名观众齐声合唱。这一刻,血脉相连的文化认同、家国情怀的身份认同、民族振兴的情感认同,激荡在每一名中华儿女心中。龙舟竞渡、醒狮腾跃;武术刚猛、粤剧婉转……这些蕴藏在人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成为岭南文化的代表符号,“乡愁、乡音、乡情、乡韵”的表达,勾勒出粤港澳三地的同心同缘。开幕式总撰稿人乔卫说,“人们对这片土地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共识、共情、共振,就是大湾区美好发展前景的情感基础。”
同梦同圆,共创未来。在万众期待中,乒乓球奥运冠军马琳和跳水奥运冠军陈若琳高擎第一棒火炬踏浪而来,经过黄金宝、方文浩、郭晶晶、王欣瑜、王柳懿、王芊懿、梁伟铿、赖宣治、冼东妹、容志行的传递,火炬最终交到来自粤港澳三地的运动员苏炳添、张家朗和李祎手中。
万众瞩目下,粤港澳三地火炬手脚踏波浪,稳步前行。引天之光,燃海之火。21时21分,主火炬塔被三地健儿共同点亮,“深海之冰”化作跃动的“同心之火”,“同心圆”辉映中国梦。

主火炬被点燃。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随你融入大海,相知和鸣,拥抱彼此……”开幕式主题歌《天海一心》响起,盛典渐近尾声。路相通、城相融、心相连,在这场以体育盛会搭建的舞台上,映射出大湾区深度融合发展的美好图景。
歌声落下,“同心之火”升腾,十五运正式拉开帷幕。愿每一位参赛者都能在大湾区超越自我、收获友谊,尽情享受每一滴汗水、每一个笑容、每一次突破,感受大湾区的气象万千,留下永远难忘的回忆。
珠江之水奔腾不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岭南大地在潮起潮落中,造就千年商港、诞生世界级城市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上,一定会交出更好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