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力量最无敌
■张 扬
全军10位挂像英模之一的苏宁,曾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其实,我们走近苏宁、了解苏宁,就会发现他不仅是“想现代化、钻现代化、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而且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和普通一兵本色。这也因此成就了他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
1991年4月21日,时任某炮兵团参谋长的苏宁,在组织部队手榴弹实弹投掷时,为保护战友身负重伤,4月29日牺牲。熟悉苏宁的人都说,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当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处处廉洁自律、勤俭朴素,从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苏宁牺牲后,哥哥从北京赶到炮兵团。在整理弟弟的遗物时,他发现苏宁身上常穿的那件蓝色线衣,缝了好多次;沾满鲜血的绒衣绒裤,里边已磨得没了绒毛;放在窗台上的3个罐头瓶里,还装着尚没吃完的酱油和咸菜。
其实,苏宁出身于干部家庭,家里生活条件不差。然而,苏宁却认为:“我并不是舍不得消费,而是觉得这样生活心里更踏实、身上更得劲儿。”
苏宁入伍以后,深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军营的热爱,脚踏实地,奋楫争先,在工作过的每个岗位上都取得了出色成绩。榜样的力量有多大?在苏宁牺牲的第二天,所在团全体指战员上交决心书:“像参谋长那样当军人,像参谋长那样搞训练,不辱军人的使命,让参谋长放心。”
苏宁身处基层岗位,心系国家安危,总是担心“一觉醒来落伍了”。他在日记中写道:“当你看到外军指挥系统一秒钟处理几万个数据,指挥战争效率成倍增长,而我军指挥员还用铅笔在地图上画点点时,你不着急吗?当你看到外军炮兵能用100发炮弹打出200发的效果时,你不奋发进取吗?”为此,他钻研军事学术,研究高技术战争,对于与主责主业关系不大的事情,从不为之分心走神,而是一门心思研战务战。
在战友们眼中,苏宁是一名“真正的军人”。当年,以优异成绩从军校毕业后,苏宁有留校任教或到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的机会,但他都毫不犹豫放弃了,而是选择铆在基层和战友们一起摸爬滚打。他不仅平时的言行举止透着果敢、刚毅、坚韧的军人气质,而且当战士时是训练尖子,当班长时带领全班夺得全团训练比武第一名,当干部后他是基层干部标兵、优秀指挥员。
苏宁在走过22年军旅生涯后,于一瞬间的英雄壮举中画上了人生句号。苏宁与战士情同手足,曾3次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战友。本色的力量最无敌、最恒久。在医院抢救苏宁的几个日夜里,战友们都望眼欲穿,盼着能够发生奇迹,盼着参谋长能够重新生龙活虎地出现在训练场。
“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不论岗位怎么变动,身份怎么变化,苏宁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不变本色和永恒初心。欲事立,须是心立。我们学习苏宁,就应该读懂苏宁的选择、追求和坚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内修品行、外树形象,把自己锻造成为一名让敌人胆寒、让战友深爱的革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