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共同守护
■冯 升 姜亦博
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受阅队伍中,维和方队和战旗方队先后接受党和人民检阅,昭示着人民军队从抗战烽火走来、向维护世界和平走去的坚定决心。
和平,中国军人永恒的追求。一面面战旗猎猎作响,见证着革命先辈用生命书写的胜利荣光。
80多年前,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抗战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亚洲其他地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战争后期,中国积极参与创建联合国和建设战后国际秩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主要建设者和捍卫者……历史无言,却雄辩地证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始至终,都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
80年过去,抗战硝烟已然散去,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守望相助、捍卫和平的记忆历久弥新。
犹记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远征军支援缅甸,和美军将领史迪威并肩作战。美国“飞虎队”冒险开辟驼峰航线,支援中国人民抗战;
犹记得,上海民众在自身危难之际,慷慨接纳大量外国难民。中国民众落难,德国的拉贝、丹麦的辛德贝格挺身而出保护;
犹记得,中国渔民发现“里斯本丸”号客货船沉没,舍命将384名英国军人救起。英国的林迈可、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不遗余力向世界宣传中国抗战壮举……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中国军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协力抗敌,用鲜血浇铸战斗情谊,用生命传递和平薪火。
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干涉主义逆流涌动,世界多地战火频仍,阴霾不散。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中国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世界各国人民过得好。
为了消弭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发展赤字,中国挺膺担当,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一代代革命军人传承伟大抗战精神,接过先辈手中的火炬,听令而行走出国门,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5载,中国先后派出5万余人次维和官兵,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10余名中国维和军人为了和平事业献出生命;
——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17载,先后有47批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接力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保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
——和平方舟医院船10次执行“和谐使命”系列任务,为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数十万名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同外国军队开展“和平使命”“和平友谊”“和平救援”“和平列车”等联合演训活动,高举和平旗帜,增进友谊互信,共铸和平之盾……
依依行色满帆樯,又借仁风惠远方。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军队本着“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的理念,一次次走向世界,为无数生活在动荡不安地区的民众,送去望眼欲穿的企盼——和平。“自己曾经淋过雨,也想为别人撑把伞。”一名维和战士的朴实话语,道出这支从抗战烽火走来的正义之师、和平之师,接续守护世界和平的价值追求。
军人,为和平而生,因和平而伟岸。对中国军人而言,最好的礼物,就是和平永驻、世界安宁。但和平来之不易,需要共同守护。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军队将忠实履行神圣职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同各国军队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安全产品,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