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温度、有实感、凝聚力强的战斗集体
■朱纯辉 田志轩
良好的内部关系,始终是我军克敌制胜、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一路走来,人民军队团结战斗而不溃散、历经艰险所向披靡、面对困难一往无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做到了官兵一致、上下同欲。前进道路上,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必须发扬尊干爱兵、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培养官兵甘苦与共、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建设有温度、有实感、凝聚力强的战斗集体。
一
有温度,强调的是以情带兵、科学带兵、文明带兵。习主席多次强调,“各级要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官兵之间互敬互爱、互帮互助、互谅互让,集体才能产生融融暖意,才能催生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从人民军队建设发展历程来看,我军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关键在于建立了亲密融洽的内部关系,铸就了坚如磐石的战斗堡垒。
坚持官兵一致的基本原则。官兵一致,是我军确立的政治工作三大原则之一,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井冈山时期,从军长到伙夫,吃的同是红米饭南瓜汤、穿的同是草鞋和粗布;长征途中,很多人受冻挨饿,干部把干粮匀给战士吃,领导把马匹让给病号骑,关心战士胜过自己……反观国民党军队,等级森严、军官特权盛行,士兵被当作战争工具,最终使得国民党军队离心离德、兵败如山倒。官兵一致的基本原则,永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好、发扬好。应清醒认识到,官兵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只有职责分工不同,必须自觉澄清各种模糊认识,克服各种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切实把部队建成官兵同心、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
巩固团结友爱的战友情谊。官兵关系是部队一切关系的基础。人民军队是一个特殊的集体,官兵之间是生死与共的革命战友。只有平时情同手足,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时,才能做到患难与共、生死相依。作为一线带兵人,要把握官兵成分结构和部队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人际交往的新形态,以真心走近官兵、以真情打动官兵,讲好大道理、讲清小道理,激励感召官兵融入集体、团结战友。各级各单位也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活动、谈心交心活动和“三互”活动,了解官兵所思所想,让官兵有话可以说、有话愿意讲、有事能解决,不断巩固团结友爱的战友情谊。
强化组织关爱的熔炉作用。以人为本、以情带兵是我军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朱德同志曾说:“给战士站岗、盖被子,这些不起眼的事情包含着中国革命的成功。”对于基层官兵来讲,走心的回应最有温度、细微的关爱最打动人。各级领导干部要找准困扰官兵的难点堵点,深入一线为官兵解决好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把知兵爱兵体现在训练工作生活的全过程,做到既坚持严格的管理教育,又落实好关怀帮扶制度。发挥表扬、鼓励等正向激励措施作用,主动为官兵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充分体现组织的关爱和集体的温暖,最大限度调动官兵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广大官兵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
有实感,是指真实、具体、可感知的体验或感受。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实感就是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干事情求真务实、不务虚功。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建设有实感的战斗集体,将广大官兵的干劲动力充分激发出来,提振广大官兵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为强军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倡导坦诚相待的人际关系。巩固和发展团结、友爱、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需要官兵之间、上下级之间紧密团结、坦诚相见,不阳奉阴违,平时多些真诚、多些真情、多些真心,摒弃“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等市侩作风和江湖习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讲真话、说实话,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红脸出汗,有意见讲在当面,有问题指在明处,营造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
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果领导干部习惯于说大话、讲空话,热衷于搞大场面、铺大摊子,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言行不一、欺上瞒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官兵就缺少实感,集体也就会失去凝聚力和战斗力。
端正对待官兵的根本态度。毛泽东同志说:“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让官兵有实感,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坚持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官兵,保障官兵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充分相信和依靠官兵,重大决策问计于兵、战法训法求解于兵、难题攻关集智于兵,使建设部队的智慧充分涌流、强军兴军的活力竞相迸发。
三
凝聚力强,就是集体内部关系融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具有强烈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向心力、约束力。打造凝聚力强的战斗集体,就不能自由散漫、只要组织照顾而不守组织纪律,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助长功利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行为,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把集体打造成“一块整钢”,形成众人一心的奋进合力。
增强目标引领力。目标引领是最有效的领导。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人民军队走向胜利的基石,也是增强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法宝。新时代新征程,需要进一步加深对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理解,根据不同单位任务特点和官兵思想实际,科学合理地将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集体目标和个体目标有机融合,使目标具体化、精准化和可操作化,成为官兵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强化官兵向心力。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官兵的向心力,是集体凝聚力生成的重要途径。强化官兵的向心力,就是要不断增强官兵对集体的自豪感、归属感和信赖感,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坚不可摧的战斗合力。新时代新征程,需要结合“网生代”官兵的新特点,在价值认同、情感共鸣处用劲发力,教育引导官兵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在赓续红色血脉、牢固军魂意识、明辨是非荣辱中始终心向集体、情系组织,紧紧地把自己的命运和集体的荣辱融为一体,矢志为部队建设发展奉献自己的热血青春。
发挥典型示范力。英雄模范人物是一面旗帜,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是一种有形的正能量。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形成一种风气、倡导一种追求、产生广泛影响。新时代新征程,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我党我军历史上英雄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把官兵身边那些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顶得上的先进典型发掘出来,提炼出具有时代特征、值得学习的精神品质,发挥“树起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作用,使官兵学有榜样、做有标杆、赶有目标,在见贤思齐、创先争优中,以更加坚定的意志与昂扬的斗志投身练兵备战。
提升环境感染力。环境对官兵的思想行为具有强烈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良好的环境能够激发官兵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部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毛泽东同志曾说,“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这个比喻强调了良好环境对官兵的熏陶激励作用。新时代新征程,需要营造公正廉洁、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塑造一种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心情舒畅的良好氛围,使部队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劲,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