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的骨头
■文明 万方伟
高原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3月的玉树,寒风依旧如刀,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银光,像一柄出鞘的利剑,直插苍穹。
第76集团军某旅一场建制连考核举行在即,该旅玉树独立骑兵连官兵正在训练场上加紧训练。指导员康鹏举站在场边,手中的考核名单被寒风吹得哗哗作响。他把中士李星良从训练的队伍里叫到自己身旁,目光在他的右腿上停留了片刻,说:“星良,这次考核你别参加了,身体要紧。”
“不,指导员,我必须参加。”李星良的声音很轻,却像马蹄踏在冻土上一样坚定,“这是我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次大考了。”
再过几个月,李星良就要退伍了。这名倔强的骑兵,想给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康鹏举望着李星良的眼睛,喉结微微滚动着,似乎还想说点什么。
李星良于2020年9月入伍,是一名大学生士兵。入伍后,李星良刻苦训练,成绩优异。但在不久前的一次骑术训练中,因战马受惊,他不慎从马背上跌落,右腿负伤。虽然经过精心治疗,但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仍会隐隐作痛,医生建议他避免剧烈运动。从那以后,李星良很少再参加400米障碍训练。
“您放心吧,我身体里可是长着骑兵的骨头呢!还有两个星期考核,我心里有数。”李星良看着指导员,目光格外坚定。
康鹏举让步了:“我同意你参加考核,但是适可而止,不必过分强求。”
玉树独立骑兵连进驻高原70多年来,一代代骑兵在高原的风雪里摔打,在马背的颠簸中磨砺,在一次次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淬炼。每年新兵下连,老兵们都会告诉他们:“骑兵就是要不断向前冲锋,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每名骑兵都要长出骑兵的骨头。”入伍以来,老兵们的话语时常在李星良的耳边回响。
李星良又一次站在了400米障碍训练场上,起跑、跨越、攀爬……他感觉每一个动作都像生锈的齿轮转动那般艰涩。第一趟下来,他用时5分20秒。李星良沮丧地坐在终点线旁,胸膛剧烈起伏,眼前的天空旋转着模糊成一片。
“不行就算了。”康鹏举蹲下身,声音里藏着心疼。
李星良咬着牙站起来,汗水顺着下颌滴在沙地上,砸出一个个深色的小坑。一道膛音从他胸腔里迸出——“我能行!”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李星良把重心都放在400米障碍训练上,跑完一遍,歇一会儿又接着跑。休息时间,他还一个人钻进健身房加练。
李星良的坚持感染了越来越多的战友。他们纷纷加入加练的队伍,连队训练的热情也越发高涨。
考核的日子很快到了,400米障碍课目被安排在了下午。
午饭过后,天空突然阴沉下来。轮到李星良上场时,星星点点的雪花飘落。
随着考官一声令下,李星良迎着风雪,如箭般蹿了出去。跃过跨桩、跨过壕沟、跳过矮墙……他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前面几个障碍。在翻越高板跳台时,意外发生了。薄雪让木板滑得像抹了油,李星良一跃而起,手一滑,重重摔在地上。
场边的战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李星良快速起身,再次跃起,紧紧扣住板沿,翻了过去。紧接着,他冲过独木桥、翻越高板墙、爬过低姿网……返程时,李星良体力已经透支,他的右腿开始一阵阵刺痛。
“加油!班长!”场边的新兵们红着眼眶呐喊。
终点线越来越清晰,李星良仿佛听见声声马蹄在耳边回响,那是骑兵的冲锋号角。
“骑兵的骨头……”他在心里默念着,用尽最后力气奔向终点。
“3分01秒——及格!”训练场上随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李星良望向为他鼓掌的年轻战友,心里突然涌起一阵感动。他知道,“骑兵的骨头”已经种在了他们心里,就像当年老班长种在他心里一样。
高原的雪还在下,但春天已经悄悄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