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强化敏捷的科技响应意识,把握未来战争主动权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张西成 责任编辑:孙悦
2025-03-18 06:36:24

强化敏捷的科技响应意识

■张西成

所谓敏捷的科技响应意识,主要是指对世界科技领域出现的新动向、新事物及其给战争带来的可能影响,能够及时做出客观判断和灵敏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讲,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水平,并不取决于这支军队距离上一场战争的时间跨度,而是取决于它对即将到来的下一场军事科技革命的敏捷响应程度及准备力度。

孙子曰:“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之威,在于先声夺人;先知之要,在于先见之明。历史上,有人从直升机的问世,就预感到“空中骑兵部队”会迅猛崛起;从激光的发现,就想象出“光战”的精彩图景;从微电子技术的开发,就推断出“智能武器”将称雄于战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实践表明,头脑清醒、眼光锐利、思维敏捷的人,常可以识飘风于青萍之末、蕴春意于酷寒之时,不仅能知道它是什么,还能预感到它意味着什么;不仅能准确地预测它的发展趋势,还能预见到它的发展结果。然后,挥动用崭新理论锻造的利剑,直指制胜未来战场的锁钥。

战争中的机会往往失不再来,对于指挥决策者来说,嗅觉迟钝、行动迟缓将会贻误军机。早在1803年,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在塞纳河上成功试验了一艘蒸汽船,拿破仑曾感慨说:“这个事实可能会使世界的面貌为之一变。”然而一回到现实中,拿破仑的态度立马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认为一旦使用上蒸汽战船,可能会带来不稳定、不确切因素,势必导致业已形成的海军战力急剧下降,于是拒绝采用富尔顿的建议而继续使用风帆战船。结果法军面对英吉利海峡一筹莫展,最终输掉了与英国的欧洲争霸战,拿破仑由此也追悔道:“对手的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是对我的军事威胁。”

有军事专家指出,未来战场的厮杀不仅是枪林弹雨和硝烟炮火的冲击,更多的是源于军人大脑空间思维细胞的碰撞和创新思想飞翔高度与广度的对决。这种碰撞与对决,正是军事敏锐性的反映和表现,而且早在战争之前就已“打响”。当前,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正以更加诡谲的面貌呈现,科技这个核心战斗力不断发展和赋能,推动战争形态向着无人智能化方向一路狂奔,预示着新一轮军事理论迭代创新正加速到来。面对汹涌而来的变革浪潮,一定要革新观念,以敏捷响应、积极求变的状态参与到军事理论创新之中。历史经验表明,思维有多敏锐,行动就有多敏捷;思想有多远,脚步才能走多远。对各国军队来说,加快高新科技的创新运用,不仅是一道必答题,也是一道抢答题,而那些思想僵化、反应迟钝的人,迟早会被时代洪流所抛弃。

面对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残酷竞争态势,作为肩负强军使命重任的革命军人,应该不断强化危机意识、前瞻意识、敏锐意识,学会望“星空”,懂得看“桅杆”,对大局了然于胸,对大势洞幽烛微,善于从时代巨变中把握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注重从新生事物中探究军事领域的创造性运用,让思想的闪电穿破战争迷雾,用智慧的火炬照亮未来战场,努力抢占未来战争制高点,把握未来战争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