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侠(1913—1940),江苏启东大兴人。他从小刻苦攻读,考入江苏省地政学校,积极参加抵制日货等爱国学生运动。范侠于地政学校毕业后,到江苏省地政局从事测绘工作。1937年底淞沪抗战失利,上海沦陷。范侠目睹祖国河山沦于敌手,便毅然放弃地政工作,回到家乡启东,和进步人士沈轶公、爱国青年李若松、姚力等一起在大兴、大同等地开展秘密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3月27日,日本侵略军窜犯汇龙镇,南通地区大部陷落。范侠不顾母亲体弱多病,投奔启东抗日义勇军,当即被任命为分队督导员。7月初,启东抗日义勇军重新编为一个大队(含三个中队),他任三中队一分队队长。8月,范侠随部队开赴南通刘桥一带抗日。一天,南通日军向刘桥地区“扫荡”,大队部和一、二中队已撤出刘桥,三中队与大队部失去联系,孤军奋战,处境危险。范侠慨然应命,带领十几名水性好的士兵掩护撤退。待全中队安全渡过大河,他才率领战士冒着弹雨泅水脱险。
此后,范侠随部队在南通、海门一带打击日军。8月,范侠所在部队被改编为二纵队五支队四大队,西调泰州、宜陵一线,范侠任中队长。1939年底,他在泰州附近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6月,国民党鲁苏皖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长江等率部配合韩德勤的省保安旅,向我新四军挺进纵队驻地郭村发起攻击,对四大队采取非常措施。党组织当机立断:四大队暴动。范侠率二中队解决支队部重机枪连的武装,缴到重机枪4挺,保证了暴动的顺利成功。7月1日,范侠和四大队的全体官兵及时开进郭村,投入对顽固派的反击战。郭村战斗结束后,四大队正式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新五团,范侠任一营二连连长。
1940年7月,新四军东进,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在东进过程中,范侠历经黄桥、营溪等一系列战斗。10月,范侠随军开辟通如海启地区。11月上旬到达启东。启东县常备队改编为新四军三纵五团三营,范侠任三营副营长。12月,攻打骑岸镇据点的战斗打响,范侠率三营参战,激战一夜。第二天拂晓,范侠的右翼六团特务连被敌封锁在火网中。范侠不顾危险,督率所部奋勇掩护六团特务连撤退,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