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文体生活总是篮球、足球、乒乓球这‘老三样’,还不如在手机上刷抖音、玩游戏呢。”前些天,在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的官兵恳谈会上,提及文体活动,一些官兵抱怨这些活动是“浪费时间”,难以吸引人。
“开展课余文化活动,本是帮助官兵释放压力、陶冶情操,为何却没有吸引力?”支队政委白文分析,问题的根本在于没有精准定位当前官兵喜欢什么、爱玩什么,所以一些官兵宁愿自己玩手机,也不愿参加集体组织的文体活动。
怎样增强线下文体活动的吸引力?支队依据各中队实际成立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官兵自主报名参加。白文表示:“我们希望让官兵有一种吃‘自助餐’般的活动参与感。”
各大(中)队还邀请专业老师开展相关培训,同时挖掘驻地优质文化资源,组织外出见学,让文体活动“活”起来。
警勤中队战士李文豪一直有学习乐器的想法。中队干部协调联系上海青年洞箫演奏家来队,给官兵们带来一堂音乐党课,并建立了每月来队义务教学机制。除了乐器、书法、绘画、烘焙、健身等兴趣活动,“军营剧本杀”、拔河等趣味活动也都列入文体活动清单,官兵可依据个人兴趣和时间选择参加。
现在,一到休息时间,官兵们不再是“一人一机一世界”,而是投身于自己喜欢的文体活动中去,让周末和假期更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