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小改造”助力解决老年人“大问题”
吕翔、于也童、任军
初冬时节,走进沈阳市铁西区启工街道重工新村社区居民周国忠的家,只见卧室床边安装着起身扶手,床上还有可调节椅背角度的防褥疮靠背器、防褥疮坐垫。
“这个靠背器可以任意调节角度,很舒适,坐在床上时间长了身体也不疼。”周国忠告诉记者,“这些改造家里没花一分钱。”

图为居民周国忠在家中(左一)。新华社记者刘力航 摄
今年63岁的周国忠曾因意外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对符合适老化改造条件的低保和特困家庭,开展了一对一的政策宣介,周国忠明确表达了服务需求,我们立刻为他办理了适老化改造的申请手续。”重工新村社区党委书记王斯楠说。
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起,沈阳市根据“愿改尽改”“一户一案”原则,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经评估为“完全失能”或“重度失能且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每户最高给予3000元改造补贴,其他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每户给予最高2000元改造补贴。
“沈阳市老龄化程度较高,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攀升至30.6%。家庭养老压力逐渐加大的当下,一些‘小改造’就能解决‘大问题’。”沈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张葛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万余户。
在“沈阳养老”微信小程序上下单,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就能享受免费上门服务——这是沈阳市推出的一项暖心服务。
记者来到位于沈阳市浑南区彩霞社区的低保户王斌家中时,助老员刘丽静正在打扫卫生。每周,刘丽静会到常年卧床的王斌家中服务三到四次,为她理发、助浴、做饭、收拾卫生等。
“相当于请了专业的护理员,还不用自己负担费用,这可解决大问题了!”王斌说。
刘丽静所在的江苏安康通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正是沈阳市浑南区民政局招标参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家企业之一。

图为彩霞社区居民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内跳舞。新华社记者刘力航 摄
据了解,沈阳市民政局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家政企业等社会力量,通过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重点为特殊困难老年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提供每人每月3小时至45小时不等的免费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提供服务突破190万人次、服务时长280万小时。
改造于微处,服务于细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完善城乡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公共设施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
“养老服务不光要解决‘有没有’,更要聚焦‘好不好’。”张葛说,沈阳市建立了一套全流程监管体系,对适老化改造等养老服务进行全程督导、全覆盖查验和入户回访,确保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把工作做到老人“心坎上”。“下一步,我们还将把工作落实落细,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