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兵标准化装修70余套公寓住房、集体宿舍;新增理发室、晾衣间、健身房等20余项生活基础设施;各类会议、文电、通知压减30%以上……这是浙江省台州军分区持续转作风、聚力谋发展的一项项具体举措。
从徙木立信始、到蔚然新风成,再到久久为功抓。近年来,台州军分区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围绕查纠“四风”顽症痼疾、破解基层急难愁盼问题聚焦用力,坚持从严纠思想上的偏差、除作风上的积弊、破机制上的陋习,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使军分区上下处处呈现聚力攻坚、担当作为的火热景象。

台州军分区组织民兵骨干进行刺杀操训练。

台州军分区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进行战术课目训练。

台州军分区组织民兵应急分队民兵帮助农户搬运农作物。
思想打头,破除“心中贼”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前不久,在台州军分区“理论精讲”大课堂上,全军优秀政治教员卞卫星以“作风与党性”开局破题,和官兵、文职、职工交流分享学习体会,引发广泛思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台州军分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主席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准确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军委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引导大家在学思践悟上下功夫,做到学习上跟进、认识上跟进、行动上跟进,持续强化抓作风改作风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与此同时,该军分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还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中心组成员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头研究思考,着力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灯芯越拨越亮,道理越辩越明。笔者走进该军分区看到,机关正在开展季度“行业作风大讨论”,大家纷纷结合分管领域工作进行思想辨析,人人“查病灶”、“找药方”,切实清理纠治思想根子上的流毒沾染,推动学习改造向坚定信仰信念、提高政治能力、促进工作实践深化内化转化。
“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台州军分区领导介绍,他们持续5年开展“一县一特色”红色基因挖掘工程,通过讲战史、研战例、学战将系列活动,让红色传统融入官兵血脉,在感悟革命先辈过硬作风中砥砺初心使命,持续筑牢官兵听党指挥、奋斗强军的思想根基。
“零距离”的警示教育最直接也最震撼。为筑牢所属人员的思想防线,该军分区在用好红色传统激励的同时高度重视警示教育的作用,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着力夯实官兵廉洁自律、遵规守纪的防线。他们组织所属人员深入开展“以案四说”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到当地法院旁听庭审和到监狱听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并以上级下发的忏悔反思材料为教材开展案例式警示教育,同时及时组织领导干部和家属集中观看家风家教教育片,把“看在眼中的教训”转化为“刻在心底的敬畏”。

台州军分区组织军官和文职人员进行轻武器射击训练。
查纠并举,打好“组合拳”
“实践证明,抓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讲认真,如果不讲认真就容易马虎敷衍,就容易搞形式、走过场……”前段时间,台州军分区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调整优化年度任务,将与中心工作无关的8项“面子工程”、“花架子”活动直接“砍掉”,树立起为战向战“去虚求实”的鲜明导向,赢得大家一致赞同。笔者在该军分区看到,作风转改务实功、求实效的要求已深度融入练兵备战、兵员征集与后勤保障各环节,成效显著。
晨曦微露,黄岩区某丘陵地带,一场带战术背景的昼夜连贯演练正在进行。台州军分区首长机关全员参训,在野营拉练、识图用图、战场救护等10多个课目中接受锤炼。纪检干部陈琅既参训又督训,他表示:“如今训风越来越实,瞄准的是实战实效。”该军分区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坚持从难从严组织训练,严格落实训练考核问责机制,对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行为坚决纠治,确保训练时间、人员、内容、质量全面落实。
坚持问题导向,是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有力牵引。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之一,活跃的市场氛围、浓厚的商业观念给征兵工作带来不少考验。为此,台州军分区始终将廉洁征兵作为重要环节来抓,紧盯征兵全过程风气建设,坚持宣传教育与制度约束并重:一方面严把标准、压实责任,杜绝“当兵找人、办事花钱”等歪风;另一方面创新运用融媒体手段,摄制《没有国防就没有厂房》主题宣传片,在各大公共场所和主流平台持续推广,积极营造阳光透明、风清气正的征兵环境。
在持续巩固作风成效的基础上,该军分区进一步将“实”的导向和“深”的要求延伸至选人用人这一关键领域。坚决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建立以实绩为导向的考核机制,重点考察干部的工作饱满度、对单位贡献率和群众满意度,真正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有效激活了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近年来,一批德才兼备、勇于担当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形成了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干事创业氛围。
刚性规范,立起“硬杠杠”
“个别处室规避文电登记,借网盘、电话下达通知,看似‘文电少了’,实则‘负担没减’……”台州军分区机关事务公开栏上,“五多”问题清单每月公示,被点名单位要限期整改。为根治“五多”难题,该军分区及时修订请示报告、值班执勤、会议文电、检查考评等一整套制度机制,切实为基层减压卸负。同时,他们还建立“基层减负监测点”,定期收集整理基层单位承受不合理负担的情况,对加重基层负担的行为及时通报批评、督促整改。
部队的基础在基层、力量在基层,建设重心也在基层。台州军分区党委常委坚持“脱鞋下田”、直插一线,定期赴各人武部召开恳谈会,深入哨所、班排开展“唠家常”式调研,精准掌握官兵所思所盼。通过调研,他们发现传统管理模式下的“五多”问题仍然困扰基层,特别是各类台账报表繁琐、数据报送重复,耗费了大量精力。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该军分区党委深入研究破解之策。他们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建立党委机关挂钩帮带、为基层办实事长效机制,将收集到的急难愁盼问题纳入清单化管理,挂账督办、限时落实,每年为官兵办妥“十件实事”,帮助每个人武部破解至少一个建设难题。对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和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该军分区充分借鉴浙江数字化改革转型的先发优势,推动信息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在温岭市雷公山女子民兵哨所,女哨员江佳宇正通过军分区指导开发的“曙光迷彩”APP向民兵推送教育资料;在椒江区人武部,职工正在使用军分区研发的民兵建设“十四五”规划自评系统报送数据……常态长效的机制,催生了一系列精准务实的举措,让基层官兵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更好集中精力投入练兵备战。
作风一变,新风扑面。如今在台州军分区,讨论工作、研战谋战的氛围愈加浓厚,官兵们想事干事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全面建设发展呈现向上向好趋势。(本文图片由刘 策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