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花开岭南别样红

—— 广东省军区探索建立教育协作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纪实

文 | 陈 健 蔡维橙

编者按:好作风连着好形象,好作风连着战斗力。今年以来,国防动员系统始终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军委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推进新时代强军兴武事业提供了有力保证。本期策划推出了一组反映各级积极转作风、主动干事业的工作报道,供参考。

“在枪林弹雨中,无数革命先辈以鲜血铸就丰碑、用生命诠释信仰……”日前,广东省广州警备区组织民兵走进驻军某部与官兵同听一堂课,大家普遍反映:教育效果好、个人收获大。民兵与官兵实施联学联教,这是该省军区探索建立教育协作机制,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效的一个具体举措。

众人拾柴火焰高。近年来,广东省军区着眼破解军分区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区域协作方法路径,完善制度、搭建平台、构建链路,推动形成“课程共享、资源共用、力量共建”的生动局面,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多点发力中更富生机活力、更有实际成效。

广东省军区指导组建的粤东教育协作区正在开展联动集中授课活动。(摄影/谢 会)

区域联创,打造精品课程

“战斗精神是抗洪现场逆行而上的勇往直前,是比武场上‘咬碎牙齿也要争第一’的顽强拼搏……”近日,一场接地气、有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肇庆市民兵训练基地火热展开。来自粤北教育协作区的5名政治教员轮流登台,分别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民兵职责使命和战斗精神等内容并结合辖区红色历史作辅导授课,为参训的数支民兵分队带来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新颖的“精神盛宴”。

“这次教育课是粤北教育协作区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的又一丰硕成果。”作为今年粤北教育协作区牵头单位的肇庆军分区,年初便协调该协作区5个成员单位开展施教准备工作,同时围绕“学习强军思想、做新时代好民兵”这一主题共同制作了16个精品课程教案,为做好年度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除此之外,近年来他们还合力创作了党史军史学习教育、时事政策教育、形势战备教育等各类教育教案数十个课时,极大地丰富了该协作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池”。

“让教育内容常讲常新。”广东省军区领导介绍,前几年他们在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部分单位因教育力量不足导致教案内容与信息社会脱节、与单位任务不符, “一本教材年年用”、“他人教案直接用”、“网络资料拼凑用”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让教育效果打了折扣。为此,他们按照地域相邻、任务相近的原则将21个军分区(警备区)划分为粤东、粤西、粤北和珠三角4个教育协作区,每年由各教育协作区按照理论学习和主题教育、基础教育、经常性教育等有关要求组织分工备课,并采取成熟一课上传一课的办法将备课成果纳入精品课程“资源池”,供各单位参考使用。

数量减下去,质量提起来。惠州军分区机关工作人员黄娘珍告诉记者,加入珠三角教育协作区以来,她的备课任务大幅压减,让她得以集中更多精力提高备课质量。不久前,她从个人、家庭、单位三个方面深度剖析近年来部队和驻地通报的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并在协作区内作了法纪警示教育辅导,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发人警醒的真实案例,让这堂课赢得了“满堂彩”。

“如今,听课不再是一件枯燥、被动的事。”谈起教育协作带来的新变化,已在省军区系统工作了11个年头的云浮军分区战士时云鹏深有感触地说:“每一次听课都有新的体会、新的感悟。这种常讲常新的教育大家都爱听。”

清远军分区组织所属人员到广州市法纪教育基地开展现地教学。(摄影/胡  杨)

军地协作,释放课堂活力

参观空间站模型舱、聆听航天人的奋斗故事、沉浸式体验“太空漫步”……前不久,珠海警备区在聚焦“铸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深化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全体官兵、文职人员走进珠海市太空中心参观见学,在现地教学、实地感悟中汲取奋进力量。把教育课堂搬进科技展馆,是该省军区发挥驻地资源优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效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省军区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是教育资源丰厚、难点在于如何充分挖掘利用。”该省军区领导介绍,广东省内有红色革命遗址和纪念场馆100余处、高新技术企业7.7万余家、高等院校160余所,但受体制和区域限制这些资源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近年来,他们充分发挥省军区系统协调军地、面向三军的职能优势,积极协调各级党校、地方高校、部队院校等军地单位共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库,供全区“菜单式”按需点课;联合地方有关部门,深入挖掘整合辖区红色文化资源,依托革命遗址、红色场馆精心打造红色研学线路60余条,让教育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聚焦辖区经济优势、科技优势,与70余个城市建设展陈场馆、科学教育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等建立协作关系,打造了以“进规划展区看发展、进科技园区看创新、进模范社区看人文”为内容的施教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打准了“鼓点”、产生了共鸣。

学习廉政知识、弘扬廉政文化、启迪廉政思想……近期,汕尾军分区组织机关人员及所属单位部分党员代表跨辖区来到位于惠州市博罗县的东江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参观见学。该军分区领导感慨地说:“教育协作机制打破了区域壁垒,使优质资源在协作区各单位之间充分流动,让教育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港珠澳大桥体现了我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前不久,珠三角教育协作区在集中组织学习教育期间,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沈伟教授以“大国工程——港珠澳大桥”为题讲述港珠澳大桥建设背后的故事,引导官兵学习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的奋斗精神,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积极投身强军兴武实践。授课结束后,大家仍沉浸其中意犹未尽,“这种紧贴时代脉搏的授课辅导,让我们对大课教育充满期待。”

开门施教,激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池春水”。如今,该省军区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动力,使教育新风在南粤大地劲吹。

互学共进,建强教员队伍

“他们战洪峰、堵管涌、垒堤坝,冒着暴雨在北江大堤上连续奋战……”仲秋时节,清远军分区“金牌政治教员”胡若思结合该市民兵参与防汛抗洪的真实事例为该市基干民兵开展职能使命教育。有血有肉的教学内容、张弛有度的授课节奏,让这堂课深深“走进”大家心里。走出课堂的胡若思说:“经常参加政治教员培训,使我的授课能力不断提升,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了。”

教育效果怎么样,教员水平是关键。翻开《广东省军区思想政治教育区域协作实施办法》看到,该省军区始终把挖掘和培育基层优秀政治教员作为教育协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他们定期组织政治教员骨干培训,通过观摩授课、示范教学、讨论评析等方式逐步提高政治教员教学能力;广泛开展“三会一好”优秀政治教员比武活动,及时建立完善政治教员星级评定、动态管理、表彰激励等配套制度,充分激发广大政治教员授课热情;定期组织各教育协作区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教育情况、分析教育形势,并针对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官兵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集智攻关,在交流互鉴中提高政治教员解决官兵现实思想问题的能力。

让“独门秘诀”变成“大众口诀”。去年底,粤北教育协作区举办“三会一好”优秀政治教员比武活动。韶关军分区参赛选手吴鹏飞借助“一个小故事、一排小板凳、一盏煤油灯、一部穿越剧”,以4种不同表现形式串讲该军分区战士李大为在防汛抗洪中为转移群众而壮烈牺牲的故事,让听课人员深受感染、很受感动。交流环节中,吴鹏飞主动分享自己的备课思路、讲课技巧,让大家收获满满。

“讲的都是身边人,说的都是身边事,这样的授课最能打动人。”谈及参赛收获,河源军分区文职人员崔小聪深有感触地说。不久后,崔小聪结合参赛期间的所学所思所悟,把该军分区数名文职人员身上的“闪光点”融入课堂,以“让青春闪耀‘孔雀蓝’”为题在该军分区开展专题教育,收获一片好评。

“如何解决官兵沉迷手机游戏难题?”“如何抓住‘00后’官兵‘活思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前不久,一场思想政治教育“诸葛亮会”在粤西教育协作区举行,该协作区各成员单位近百名政治教员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围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展开交流讨论。各单位代表摆观点、讲案例、亮实招,一个个管用实用的“金点子”、“好招数”不断涌现,参会人员一致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笔者从茂名军分区了解到,近年来,该教育协作区先后组织各类教育研讨10余次,各级政治教员分析官兵“活思想”、解开官兵“思想疙瘩”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教育蓄能,沙场见效。随着教育协作机制不断深化,该省军区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断催生新动力、释放新活力、彰显新威力。今年汛期,在南粤大地抗洪抢险现场,该省军区广大官兵和民兵斗志昂扬、连续奋战,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道“迷彩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