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矩阵 中国民兵

“硬指头”攥成“铁拳头”

—— 山东省淄博军分区加强民兵队伍战斗力建设纪实

文 | 张庆晓 肖建国 孙章敏

桓台县民兵无人机分队操控无人机迅速抵近展开侦察、淄川区民兵抢修抢建分队紧急奔赴“受袭”地域进行破障作业、张店区民兵伪装分队及时对车辆装备实施伪装遮障……近日,在山东省淄博军分区组织的民兵实战化演练现场硝烟四起,各民兵专业分队协同密切、配合默契,在复杂环境下所展现出的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赢得在场军地领导充分肯定。

淄博作为齐国故都,自古便有崇军尚武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淄博军分区着眼“民兵首先是战斗队”的属性,按打仗的标准抓建民兵队伍,精准编建、科学组训、从严考评,多措并举强化民兵素质本领和实战能力,全面锻造过硬“拳头力量”。

淄博军分区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进行刺杀操训练。(摄影/崔裕华)

精准编建,夯实基础

初秋时节,一道紧急命令穿透雨幕:“鑫源小区地下停车场严重积水,命令你部迅速组织民兵前往救援!”随着命令的下达,张店区民兵应急分队快速集结、迅速赶往受灾现场并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展开救援行动:疏散群众、设置警戒、封堵进水口、铺设排水管……很快积水被抽干、现场被清理,200余辆汽车“转危为安”。

“这场与暴雨争速的高效救援是对民兵编建与训练成效的一次实际检验。”现场组织救援的淄博军分区领导说,这次的成功救援得益于对去年底一次“战备拉动失利”后的深刻反思和主动抓建。当时,上级组织战备拉动,不少民兵分队到位率不足80%,暴露出民兵队伍编组不实、人员在位率不高等问题。

“人员都到不齐,何谈战斗力?”在党委议战议训会上,该军分区领导一针见血指出存在的问题。党委一班人形成共识:编组是民兵建设的基础,必须围绕构建打仗型民兵力量体系精准挖掘优质潜力、持续优化结构布局,不断夯实民兵队伍建设根基。

共识引领行动。随即该军分区联合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和市人社局、工信局等相关部门依托“数字淄博”平台精准掌握专业人才分布情况,并借助市广播电视台“强军梦·淄博兵”栏目及所属新媒体及时发布“选贤任能”信息,同时采取个人自荐、层层推荐和行业举荐的方式展开潜力调查,今年年初便建立起涵盖医疗救护、机械制造、无人机操控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库。

工作实践中,该军分区坚持精准规划、分类建设,依据不同民兵分队担负的不同使命任务细化编建标准,应急力量重点吸纳退役士兵、党员和技术骨干,支援力量则重点从对口行业系统、大型国企中遴选专业技术能手,尤其注重将无人机操控、智能装备运用等新质力量纳入编建范围,有效提高了民兵队伍编建质效。

曾在联勤保障部队服役16年的退役军人周宽宽在待安置期间收到民兵整组短信后主动报名,并凭借过硬的无人机专业技能成为民兵应急连的一名骨干。“从现役军人到基干民兵,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责任。能让我的专业技能继续为国防事业服务,这让我倍感光荣。”周宽宽自豪地说道。

硬举措带来新气象。如今,淄博市民兵队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退役军人占比近39%,党员占比近48%,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近60%,专业对口率达到89%以上,新质力量占比达到20%以上。一组组亮眼数据清晰折射出该市民兵编建质量的显著提升,这为民兵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淄博军分区组织民兵专业分队进行无人设备操作训练。(摄影/宋家明)

淄博军分区组织民兵无人机飞手进行无人机操作训练。(摄影/高喜亚)

科学组训,练强本领

无人机在堤坝上空持续盘旋,将高清影像实时回传指挥中心;无人艇沿河道断面自主巡测,精准采集水流速度与水位数据……在淄博市军地组织的抗洪抢险演练现场,科技赋能、人机协同的场景成为该市民兵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该军分区面对民兵专业化转型要求,主动打破传统组训模式,探索走开“人才共用、资源共享”的抓训施教新路子。他们联合地方出台《军地训练资源共享共用实施办法》,建立训练资源共享目录和“组训人才数据库”,同时与驻军部队、科研院所等11家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实现训练设施和民兵教练员队伍共建共享。与此同时,他们还组织全市民兵教练员进行集中强化训练,采取“岗位自训、名师带教、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民兵教练员组训任教能力。近两年来,他们已培养出“金牌教练”数十名并有多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形成了“头雁领飞、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

走进临淄区民兵训练基地,淄博市民兵防化救援专业集训正在紧张进行。高青县防化救援排排长王之远感慨道:“过去我们随民兵应急连一起训练,专业课目训练时间难以保证。现在实行‘小专业、大集中’组训模式,训练质效显著提升。”在近期军事训练考核中,该排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95%以上,创历史最佳成绩。

临淄区人武部领导介绍,这一变化得益于该军分区推行的区域协作训练机制,各县(区)依据地域特点和专业优势科学施训,实现了“1+1>2”的效果。今年以来,张店区重点承担应急处突课目组训任务,临淄区发挥化工产业优势主攻防化救援课目训练,博山区依托丰富林地资源专攻森林防火课目训练,高青县则凭借临近黄河区位优势开展防汛抗洪课目训练……这种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组训的模式,有效提升了训练资源的利用效益。

在沂源县训练场,该县民兵应急连与驻军某部开展的联训联演格外引人注目,实战化背景下的“仿真假目标设置”、“重要目标伪装”等课目训练,让参训民兵受益匪浅;在地方某无人机培训基地,该军分区组织多个县(区)的民兵无人机操作手进行集中训练,借助地方专业平台补齐训练短板……一个个训练场景生动展现了该军分区不断创新组训模式的新变化、新风貌。

从严考评,立起导向

“向区委、区政府传达军分区关于加强民兵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滞后,扣0.2分……”近日,淄博市军地联合考评组对某区民兵工作进行考评,市政府督查室派人参与并进行现场讲评。这是该市建立双向问责机制,以刚性约束推动武装工作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破解‘独角戏’困境,关键在军地联动。”该军分区领导介绍,此前因军地职责不清、考评机制不健全,民兵工作考评常是军事机关的“独角戏”,影响了地方抓建的积极性。为破解这一困境,他们联合市委、市政府出台《民兵军事训练检查考评实施细则》,明确地方在经费、场地保障等方面的主体责任,细化军事机关在党委领训、分层抓训等方面的职责,同时将训练安全、训风考风等20类情形纳入党管武装工作考评和第一书记述职之中,有效汇聚了民兵建设齐抓共管的合力。

如今,双向问责机制立起了“硬杠杠”,真正做到“谁影响民兵队伍建设就打谁的‘板子’”。今年7月,高新区某企业就因民兵参训率低被通报,其主管领导被约谈。

问责是手段,增效是目的。为确保问责成效转化为练兵实效,该军分区还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训、考、评”体系,坚决纠治训风不实、演风不真、考风不正等问题,常态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大力推行“专长化任教、集约化组训、模拟化训练、标准化考核”模式,并从严从紧抓好训练督导检查,确保民兵军事训练落地落实。

如今,佩戴“民兵训练督察员”胸牌的政府工作人员已成为他们训练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该军分区机关人员感慨道:“训练场来了政府督察员,我们再也不用为参训率发愁了。”今年,该市民兵参训率已达到91%以上,训练成效也有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