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赋能:运用网言网语提升强军文化传播力——军队网络媒体创新强军文化传播话语表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推动新时代强军文化繁荣发展,是军队主流媒体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中国军网实践,从加强互动式传播、沉浸式传播、情感传播三个层面,探讨提高军队网络媒体强军文化传播质效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强军文化;军队网络媒体;传播实践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也是一支军队战斗力最深厚的支撑。强军文化是以强军思想为灵魂,以强军实践为承载的先进军事文化形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时代精神、支撑打赢制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强化战斗精神培育”,凸显其重要性。2024年10月,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体系推进强军文化建设进行规划部署,并明确要求“做大做强现代军事传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深化强军思想和强军实践宣传”。
全媒体时代,军队主流媒体传播好强军文化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首要的就是提升军事新闻生产力、军事信息传播力。在网络空间成为受众主要信息来源的当下,军队网络媒体更应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传播质效。作为中央军委批准的解放军唯一新闻门户网站,中国军网近年推出了一大批服务强军、服务基层、服务官兵的形式新颖的文化产品,抢占网络阵地,推动了强军文化传播力提升、影响力扩大和认同感增强。本文结合其传播实践,从互动式传播、沉浸式传播、情感传播等层面,探讨军队网络媒体提升强军文化传播质效的方法路径。
一、以互动式传播提高参与度,让强军文化触达更精准高效
传播的目的在于抵达和影响,而互动是实现有效传播、加深传播效果的关键桥梁。《纲要》要求,繁荣发展强军文化要注重官兵参与。中国军网打破传统的单向、“大水漫灌”式传播,以有效互动搭建沟通桥梁,增强强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丰富产品表现形式,提供更多互动抓手。新闻产品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互动的抓手。中国军网丰富产品呈现,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吸引更多人群参与其中。例如,该网创新利用VR技术制作《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问答》有声书,官兵在屏幕上动动手指便可一览全书16个专题、63个问题,想听哪个点哪个,让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更鲜活生动。又如,2024年3月,该网推出H5闯关小游戏《吹响冲锋号角》,网友可以第一视角体验在不同军兵种当兵的场景,在闯关的过程中感受中国军队的战斗精神,主动参与和分享的意愿大增。由此可见,丰富产品形式是提升受众参与度的关键路径。军队网络媒体要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提升受众的理解和接受度;要积极融合H5、SVG、游戏等创新元素,让互动更即时生动多元;要以5G、AR/VR、XR等新技术,推出互动型融媒体产品,以创意表达与互动体验让强军文化传播更贴合时代、触达人心。
聚合多元创作主体,夯实互动基础。高质量的互动需要多样化的产品和平台。中国军网注重发挥内容共创的聚合作用,鼓励官兵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内容创作,让强军文化产品更接地气。例如,在庆祝建军95周年宣传中,解放军报微博上线#点赞强军#话题,集中宣传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通过提前沟通筹划,吸引了百余个官方账号和数十位明星大V参与,话题阅读量3天突破10亿,向全网展现了人民军队的精神风貌。这启示我们,强军文化的内涵来源于群众实践,发展依靠群众智慧,传播更有赖群众力量。军队网络媒体要善于聚合不同身份背景的创作主体以不同的视角生产出多样化的优质内容,满足不同受众需求;要通过聚合多元主体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可信度;要在聚合多元主体生产过程中,聚合其传播渠道和受众资源,形成传播合力。
区分受众需求,实现有效互动与传播。精准传播是点燃互动热情的引信。针对新时代官兵信息获取偏好和审美特点,中国军网在强军文化传播中注重创新运用SVG等交互体验感强的呈现形式,提升传播效果。例如,在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该网推出的《这条推送,“红”了!》《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等产品,融入手绘漫画、海报、短视频等丰富活泼的元素,在指尖互动中让爱军报国观念在官兵心里悄然扎根。其实践证明,互动的本质是信息的双向交流,只有信息与受众的需求、兴趣和认知水平高度契合,才能激发其参与热情,达成传播目标。在强军文化传播中,军队网络媒体要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深入了解其年龄、兴趣爱好等多维度信息,据此调整传播策略:针对部队官兵,聚焦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强化强军文化的精神激励、价值引领和情感共鸣,通过文化熏陶提升官兵政治素养和战斗精神;面向社会大众,注重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革命文化传播,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在国际传播维度,提炼中国军队独特精神文化标识,突出中国军队的和平使命和国际贡献,全方位展示中国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形象。
二、以沉浸式传播提高接受度,让强军文化更有说服力
全媒体时代,科技赋能传播,其中重要的一条是通过打造沉浸式环境增强受众体验。中国军网在强军文化传播中,注重拓展方法手段,为受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和强烈的代入感,提升强军文化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用技术还原感官的“在场”,增强感染力。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技术,能让受众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例如,中国军网推出的VR作品《VR视角,带你走一走王继才的巡逻路》,带着受众沉浸式“亲历”守岛英雄的巡逻路,让英雄的事迹更加真实可感、震撼人心,点击量超过100万。又如,该网推出的“2022年元宇宙军营网络春晚”,受众可以在多维空间和互动平台中“逛”会场、“看”节目、“玩”互动,全景式体验军营春节氛围,广大网友直呼过瘾。这启示我们,身临其境是情感共鸣的基础,当受众在接收信息时仿佛置身于事件或氛围之中,更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进而与传播内容达成共鸣。强军文化本身即具有无穷的魅力和感召力,无论是激情燃烧的演训场,还是偏远艰苦的边防哨所,抑或庄严肃穆的军史场馆,都蕴藏着丰富独特的强军文化,对受众有强烈的吸引力。军队网络媒体一方面要整合多模态内容,通过融合视觉元素、搭配听觉元素、引入互动元素,让传播更吸引受众;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AR/VR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让受众真切感受演训场上的激情斗志、练兵备战实践的火热脉动等,让传播更加贴近普通受众。
用内容营造情绪的“在场”,提升体验感。在细节铺陈和故事讲述中带受众进入故事现场,“心无旁骛”感受情绪的深度卷入是另一种沉浸式体验。2024年,中国军网推出H5《今天,请分享这份沉淀了82年的牵挂》,为烈士寻亲。H5融合手绘漫画再现了发生在80多年前的雪村突围战,在画卷的徐徐展开中,一名战士怀抱一枚夹着年轻女子黑白照片的小圆镜倒在血泊中……无数网友泪目,“为烈士找到亲人”的朴素情感促使他们纷纷转发分享。其实践表明,传播的核心目标是向受众传递特定的信息和价值观,只有受众情绪“在场”时,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核心信息。提高强军文化传播质效,军队网络媒体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提炼和讲好铸魂育人的精神图谱的故事,使历史记忆转化为价值传承;要聚焦练兵备战主战场,捕捉和讲好忠诚使命的热血担当故事,以战斗精神激发奋进力量;要融入官兵和民众生活,讲好饱含鱼水情深且具时代穿透力的故事,让家国情怀凝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伟力。
用创意实现交互的“在场”,加深认同感。认同是文化传播的核心目标与关键动力。中国军网探索通过创意实现交互“在场”,让受众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提升受众情感投入,加深其对传播内容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强化认同感。例如,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连续6年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可读、可听、可视、可互动、可分享的“全息军报”,每年都有新变化新看点。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息军报”以辽宁舰舰艏构建虚拟场馆,打通“报、网、端、微、屏”各平台链路,形成多模态融合展示平台,受众可以参观者身份在其中自由行走浏览,通过点击数十个链接热点,沉浸式、交互式领略我军新时代练兵备战火热场景,取得良好传播效果。互动性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点,也是重要优势。提高强军文化传播质效,军队网络媒体一方面要通过更多更好的创意,让强军文化这一厚重主题变得鲜活生动,利于被受众接受和感知;另一方面要及时根据受众互动数据和反馈意见优化表达,引发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使强军文化传播实现从信息传递到文化传承的转化。
三、以情感传播提升感染力,让强军文化更深入人心
强军文化不仅是军队的,也是民族的和国家的,具有广泛的情感基础。近年来,中国军网在强军文化宣传实践中,紧扣“英雄”“血性”“家国”等关键词,借助融媒表达技术手段,在点燃受众“泪点”“笑点”“记忆点”中,打造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产品。
注重以情动人,讲好强军故事。强军文化是强军故事的源泉,而强军故事是强军文化的生动载体。例如,中国军网2024年发布的《为了那一刻,就要这么拼》,通过主角极具情感张力的旁白、充满节奏感的剪辑、放大训练细节带来的视觉冲击等,刻画了“一个好兵是怎么炼成的”,展现中国军人的拼劲韧劲,该短视频24小时传播量达5000万,生动传递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等强军文化蕴含的深层精神追求。这启示我们,好的故事不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情感的共鸣,强军兴军征程中最不缺的就是动人故事。军队网络媒体要立足时代语境,深度整合技术创新与军事文化特质,让故事与受众建立情感连接。要契合受众需求与时代热点,挖掘整理具有强军文化内涵的故事;要采用故事化叙事,将抽象的价值观等融入其中,通过人物、情节增强受众情绪代入,让强军文化润物无声;要聚焦基层,鲜活刻画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让受众一同体味广大官兵的苦与乐、奋斗与冲锋,通过“个人小视角”透视“强军大情怀”。
注重以情感人,塑造英雄形象。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英雄文化是强军文化的鲜明标识。宣扬英雄文化是中国军网强军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例如,2024年春节,该网策划的“英雄全家福”活动,用AI技术为两位抗美援朝英雄制作了一张珍贵“合影”。他们原本素不相识,却在一场硝烟弥漫的空战中并肩战斗、生死与共,“云端对话”与“AI合影”让两位老英雄跨越72年再度相逢,感动了万千网友。由此可见,英雄故事英雄文化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跨越时空,激发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军队网络媒体在传播英雄文化时,要坚持以真实打动人、以创新吸引人、以情感连接人,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注重以情化人,传递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军人最为厚重的精神底色。中国军网在强军文化宣传中,注重发挥强军文化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引导官兵把个人梦融入强国梦强军梦。例如,在习主席提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10周年之际,中国军网抓住“人民军队让人民安心”这一情感点,融合裸眼3D、手绘漫画等呈现方式,推出短视频《安心》,以情感小切口反映强军大叙事,全网播放量达8000万。其实践证明,情感传播是“铸魂”“激气”“厚德”的重要举措,军队网络媒体在强军文化传播中要坚持以官兵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积极借助新媒体技术,突出真实性、细节感、榜样力和家国情,在情感的共振共鸣中助推强军文化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网络部)
责任编辑:张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