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814个老兵手印背后的故事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杨 秘 龙 颖 祝光强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5-11-12 08:16:54

贵州凯里一对夫妇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捐赠近10年采集的抗美援朝老兵手印——

814个老兵手印背后的故事

■杨 秘 龙 颖 本报特约通讯员 祝光强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证书。张 林提供

张林(左)、龙云茂(右)夫妇在捐赠抗美援朝老兵手印仪式现场。张 林提供

这是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

前不久,贵州省凯里市一对夫妇将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814名志愿军老兵手印,捐赠给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这些手印的主人,全部来自该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这个手印是黄世明用左手按的,当年在朝鲜战场的一次战斗中,他右臂被敌人炮弹炸断,仍然冲锋在前……”年过花甲的张林,拿起一份印有抗美援朝老兵手印的纸张,向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工作人员讲述背后的故事。她身旁的丈夫龙云茂眼眶泛红。为了这一天,他们夫妇二人与时间赛跑近10年,先后走过16个县、180多个乡镇、800多个村寨。

这份执着追求,源于一次“突发奇想”。

张林的父亲张继楷是志愿军60军180师战士,龙云茂的父亲龙成福是志愿军铁道兵8503部队战士。2014年,张林和龙云茂想为家中两位老兵父亲留存红色记忆,便采集了两位老人的手印。不承想,这个创意引起广泛关注,一些抗美援朝老兵家属恳请他们用同样方式为亲人留存记忆。

2016年4月,退休后的张林和龙云茂投入到抢救性采集工作中。张林负责采访录像、整理故事,龙云茂负责核实史料、联络保障。山路上的越野车,成了他们的“移动工作站”。

一次,他们驾车去榕江县探访一名抗美援朝老兵。车辆行驶在盘山路上,突然在陡峭上坡处打滑,即将失控时,龙云茂跳下车用身体顶住车身,张林死死稳住方向盘……

“山再高、路再险,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张林回忆这段经历时说,“走近每位抗美援朝老兵,都是一次心灵洗礼。”

上甘岭战役中,天柱县志愿军战士杨秀云跳进冰冷的清川江,冒着敌机猛烈扫射接通电话线。在一次战斗中,麻江县志愿军战士罗雍培和战友义无反顾地冲向雷区,为主攻部队开辟通路。现在他家的门框上,还贴着18位敢死队员排雷前的血书誓言,“为党为国献一生”的字迹早已褪色,却见证着先辈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

“一个都不能少,他们从战场上回来太不容易了!”每次采集到一名抗美援朝老兵手印,张林和龙云茂都很激动。每次从抗美援朝老兵家中出来,夫妇二人都不自觉地加快与时间赛跑的脚步。即便这样,他们还是留下了许多遗憾。

一次,张林和龙云茂按照约定走访抗美援朝老兵郭城。当他们翻山越岭赶过去时,老兵已经离世。

风里来,雨里去。近10年来,他们走访的1300多位老兵中,在世者已不足300人,许多抗美援朝老兵的手印,成了留给世界的最后印记。

除了采集手印,他们还为抗美援朝老兵拍摄了近5万张照片、上万分钟视频,整理出数十万字资料,先后编纂17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画册。他们还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义务宣讲抗美援朝老兵手印背后的红色故事。

捐赠仪式现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馆长李宗远说:“你们做了件大好事,党和人民永远记得这些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