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打耳洞后耳廓现“肉球”?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三步治疗“精准除根”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唐菲 吴楷文 王丽雪 责任编辑:张诗梦
2025-09-26 00:28:55

近日,25岁的小美(化名)与22岁的小丽(化名),因打耳洞后耳廓长出伴有瘙痒、疼痛症状的“肉球”,前往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其中,小美此前曾接受过手术切除治疗,但“肉球”仍再度复发。刘军主任接诊后,为患者进行了耳部外观检查、触诊及病史详细问询,结合症状与既往治疗情况综合判断,确诊为“耳廓瘢痕疙瘩”。随后刘军为患者成功实施“显微镜下超精细切除+美容缝合+术后小剂量放疗”的联合治疗术。术后随访,患者的瘢痕疙瘩均未复发,治疗效果显著。

据介绍,耳廓瘢痕疙瘩源于皮肤创伤愈合时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胶原蛋白异常沉积,属良性肿块,其发病与瘢痕体质、遗传、外伤、手术操作或炎症刺激密切相关,常继发于穿耳洞、局部感染、耳部手术或外伤,临床表现为红色、质地较硬、边界清晰的肿块,患者多伴有瘙痒、刺痛或灼痛感,且该病复发率极高,不少患者经多次治疗仍反复发作,给治疗带来极大挑战。

对于耳廓瘢痕疙瘩的“根治”,专家强调绝非简单“一割了之”。临床数据显示,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高达45%~100%,治疗效果有限;“手术切除+局部注射激素”方案虽能降低复发风险,但复发率仍达9.4%~24.1%。目前国际推荐的“根治”方案为“手术切除+术后小剂量放疗”,可从根源上减少复发,为患者提供可靠治疗选择。

为实现“精准除根”,制定三步规范化治疗流程,即借助显微镜超精细切除瘢痕以保留耳廓形态、采用美容缝合减少张力促愈合、术后24小时内启动小剂量放疗——通过分次照射的方式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从病理机制上遏制瘢痕疙瘩再生。

针对患者普遍担忧的放疗安全性问题,专家介绍:该方案放疗总剂量远低于肿瘤治疗剂量,且仅针对耳廓浅表组织照射,不会损伤深部血管、神经等组织;放疗采用短疗程分次进行,全程仅需5-7天,患者每日按预约时间完成单次照射即可,治疗期间可正常工作、生活,无需过度担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专家提醒,瘢痕体质人群应谨慎选择穿耳洞;若已出现耳廓瘢痕疙瘩,切勿自行涂药、挤压肿块或轻信民间偏方,以免延误病情或加重症状,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或整形外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保障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唐菲、吴楷文、王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