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微创施术,为15岁少年保住脾脏!

来源:“西京医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李伟民 责任编辑:张诗梦
2025-09-26 00:25:30

“孩子的脾脏保住了!我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了,感谢西京医院!感谢咱们专家团队……”李亮(化名)出院时,父亲激动地说到。

一个月前,一名来自兰州的15岁少年李亮在父亲陪同下,来到西京医院寻求帮助。肝胆外科杨雁灵教授接诊后,详细询问病情并查看检查报告,发现患者脾脏内长了一个巨大囊肿,几乎“填满”整个脏器。

经了解得知,患者在两年前就出现过不明原因腹痛,当地医院诊断为脾脏囊性占位,开窗引流术后,不到半年再次复发。最新影像报告显示,囊肿与脾主干血管关系十分密切,且直径已超过10厘米,严重压迫周围器官,脾脏一旦被撑破,将面临大出血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在完善增强CT等相关检查后,科室组织医疗团队进行病例讨论。增强CT显示,患者脾内多发囊性占位,最大截面约11.1×7.7×8.7cm,初步判断为脾脏囊性淋巴管瘤。

“脾脏巨大囊肿常规手术方案是全部切除,但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小,全脾切除后将导致免疫力下降、血小板升高及远期感染风险。”杨雁灵教授讲到。

团队评估后认为该囊肿属良性病变,脾脏尚有其他侧支血管供血,具备保留部分脾脏、维持生理功能的可能性。在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完整切除脾脏囊肿,保留健康脾脏,最大限度保全功能。

此类手术的核心难点在于完整切除囊肿的同时,精细保留脾脏血供体系,尤其需处理与囊肿紧密交织的脾动静脉主干。术中需精准离断脾蒂分支、严密控制入脾血流,并对断面进行彻底止血,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可能导致术中大出血或保脾失败。

在完整剥离囊肿基础上,谨防术中断面出血,还需最大限度保全脾脏功能,手术难度极高。

在充分完善预案后,手术正式开始。首先游离并阻断脾动脉主干,逐步分悬吊脾上级和下级分支血管,最终将巨大囊肿完整切除。因囊肿与脾主干血管无法分离,部分血管主干亦被联合切除,为防止断面出血,手术团队创新采用“水煮肉片式止血法”,将小纱布团精准压在出血点上,滴注生理盐水,再以低功率电凝使盐水瞬间沸腾。利用局部产生100℃高温水蒸气,对出血点进行均匀、可靠凝固止血,有效封闭创面,又最大限度减少对残留脾组织热损伤。术中,将残留脾脏血供由胃短动脉、胃后动脉及胃网膜左动脉代偿,血运良好,剩余脾脏色泽良好。

“手术很顺利,孩子的脾脏保住了!您可以放心了!”术后查房时,杨雁灵教授对患者家属讲到。

此次手术成功得益于前期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及创新术中吻合、止血方式应用,但并非所有脾脏疾病都适合保脾手术,需严格把握适应征并进行精准化评估。

据团队介绍,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即使少量残留也可维持正常免疫功能。脾脏病变早期无明显症状,建议公众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及早干预,避免病情进展。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发展与手术理念更新,脾部分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脾脏良性病变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