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西沙传递爱国薪火
——天涯哨兵宣讲团“我在西沙守国门”主题宣讲见闻
■裴佳 刘浪 陈竹飞 葛翰强
九月北京,秋意初显。受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邀请,海军西沙某水警区35名官兵及其父母跨越千里,赴京参加第九届“优秀天涯哨兵及父母首都行”活动。
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8名优秀天涯哨兵代表组成的宣讲团。他们先后走进中央团校和北京师范大学,以“我在西沙守国门”为主题,用青春的笔触和热血的誓言,为首都青年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七彩西沙”画卷。
“如果让你用色彩来描绘西沙群岛,你会怎么形容?”宣讲伊始,一级上士李孝龙向台下观众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身着“浪花白”军装的8名哨兵依次登台,他们的答案超越了寻常的“绿树银滩”,而是以“红、黑、白、蓝、绿、橙、金”七种色彩,勾勒出西沙的另一种维度——那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精神之美的象征。
红,是忠诚与热血。李孝龙在《弘扬海战精神 争当红色传人》中讲述了西沙海战中老一辈水兵以弱胜强、捍卫主权的故事。他说:“西沙的红色,是英雄鲜血染成的精神底色,更是我们这一代人赓续传承的信仰之光。”
黑,是坚韧与磨砺。中士刘苗展示了他被烈日和海风刻满脸颊的古铜色皮肤:“我们戏称这是‘西沙黑’,是烈日颁发的勋章。”从一个刚上岛的新兵,2年时间,日复一日在烈日下高强度训练,终于练就一身过硬本领,拿回多个比武第一,他说:“黑,是西沙给予我们的坚韧底色。”
白,是信念与坚守。中建岛三级军士长张孝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向现场的青年们讲述了自己的奋斗强军故事。上岛19年,他把根深深扎在白沙滩,在被称为“风岛、火岛、沙岛”的中建岛上,燃烧着青春,守着小小的雷达方舱。19年来,成功处置各类突发空情几千起,没有出现一次错情、漏情,让青春在白沙滩上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金,是青春和荣耀。与张孝伟同为雷达兵的田庆宝,他的“世界”是雷达屏幕上闪烁的光点。17年,6500多个日夜,他把自己最美好的岁月,融进雷达荧屏,上千个夜晚,他紧盯敌情,死死咬住“敌机”,直到“敌机”远离雷达探测区域。这些年来,他荣获个人三等功四个、各类奖项几十个。西沙的日出是金色的,照在奖章上闪烁着金色耀眼的光芒,那是天涯哨兵用青春奋斗换来的荣耀。
绿,是扎根和使命。二级上士申嘉勇在《初心如磐映绿洲 百折不挠终成才》中动情地说:“每个官兵上岛都要种下一棵树。我们浇灌的是树,更是希望。”他展示了一张照片:一棵抗风桐在珊瑚岛礁上顽强生长,树干上刻着“十年戍边,此树为证”。“绿色,是生命的延续,更是精神的扎根。”
蓝,是承诺和守护。某中队军士艇长段张雷18年坚守梦想,把守卫祖国的承诺融进蔚蓝的航程,始终坚守祖国南大门,守好祖宗海。
橙,是胜战和拼搏。这是战士心中熊熊燃烧的烈火,是官兵对胜利热切的渴望,是对天涯哨兵首战用我、敢打必胜的豪情,是枪膛里迸发出的怒放的生命。三级军士长袁星20年来始终如一,全身心投入到战车维护和战法研究,在复杂条件、极限条件下试验战法、探索边界,为部队装甲力量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贡献力量。
七种颜色,共同拼合成西沙的完整图景——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群岛,更是一代代官兵用青春、热血与信念构筑的精神家园。
宣讲现场,情感的共鸣如潮水般涌动。
当李孝龙讲到老一辈西沙官兵用简陋装备捍卫主权时,北京师范大学2022级学生石烜光热泪盈眶。他的外公曾参加西沙海战,“外公生前常说,岛再小,也是国家的眼睛;条件再苦,也要睁大眼睛盯着。”他哽咽道,“今天我才真正明白,这种坚守背后,是一种超越时代的爱国信念。”
提问环节中,一名初中生举起手:“西沙真的像课文《美丽的西沙群岛》里写的那样美吗?”
申嘉勇微笑着回答:“课文的美是文字的美,而西沙的美是生命的美。那里有世界上最纯净的星空,有珊瑚礁间游动的鱼群,也有我们用双手建起的菜园和球场。但最美的,是每一个选择守护她的人。”
另一名学生问:“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你们坚守在不到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
申嘉勇答道:“是天涯哨兵的使命与责任——像羊角树一样扎根礁石,像抗风桐一样百折不挠。岛虽小,但它是祖国的大门;人虽少,但我们是十四亿人的代表。”
最动人的回应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22级本科生高芳雨。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她即将赴西部支教:“天涯哨兵的‘坚守’与‘奉献’,是爱国的一种极致体现。我要去的地方,是经济和教育资源的‘边疆’。我会用知识和希望,去‘戍守’孩子们的精神疆土,去‘拓宽’他们的人生边疆!”
她的发言引发了长时间掌声。一名教师感慨:“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爱国薪火是一个火种点燃另一个火种。今天,西沙的火种已经在这些青年心中燃起。”
活动结束后,全国青年宣讲骨干培训班的学员涌上讲台与哨兵们合影。来自重庆的培训班学员朱琳动情地说:“你们是我这次北京之行最大的惊喜!你们才是最闪亮的星。”
多个省市的团组织通过中央团校发出邀请,希望宣讲团能走进当地校园。内蒙古一名团委干部说:“西沙精神深深地感动和鼓舞着我,我希望你们来到内蒙古来宣讲,用西沙精神点燃草原上青年人心中的爱国火种。”
这些反馈让宣讲团成员深感使命重大。申嘉勇说:“我们原本只是普通一兵,但当我们站在讲台上,代表的是无数坚守边疆的战友。能让更多人理解这种坚守,一切辛苦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