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天津市宁河区军地协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李 东 巩小帆 责任编辑:杜汶纹
2025-11-12 09:27:56

天津市宁河区军地协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甘薯变身“金疙瘩”

■李 东 巩小帆

深秋清晨,天津市宁河区岳龙镇大良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兵连连长张立军,穿着沾满泥土的胶鞋行走在田埂间,俯身观察一株株挂着露珠的“红瑶”甘薯藤蔓,轻扬的嘴角掩不住喜悦。

“过去,村民起早贪黑侍弄棉花、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每亩年收入不到1000元。”张立军介绍,多亏了人武部的帮扶,助力村民找到发展良策。如今有了稳定的收入,大家心里踏实多了。

2019年,宁河区人武部与岳龙镇结成帮扶对子,他们邀请农技专家实地勘察发现,当地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有机质。经过科学论证,军地双方将目光聚焦于“红瑶”这一甘薯品种。“红瑶”无丝无筋、口感细腻、甜度高,虽然对种植条件要求较高,但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种地瓜也能挣大钱?”“从没种过的新品种,养不活咋办?”村民们普遍心存疑虑。面对这一局面,部分村民兵连成员主动拿出自家农田当试验田,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成为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翻地、分垄、栽苗……秋分刚过,大良村东头的试验田就吸引了村民的目光。在大家的辛勤耕耘下,“红瑶”甘薯大获丰收。村民煮熟一尝——软糯的甘薯在舌尖化开,甜得人直咂嘴。

“按市场批发价每斤3元算,一亩地净收入超3000元,村民收入能翻好几倍。”人武部工作人员惊喜地说,“这哪是地瓜,这是‘金疙瘩’啊!”试验田丰收的好消息传出,军地将“红瑶”甘薯种植推广至附近几个村子。

2023年秋天,第三届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上,“红瑶”甘薯在烤薯擂台赛中脱颖而出,获评一等奖。消息传开,订单像雪片般飞来。北京、天津的商超,河北、山东的批发商,甚至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的海外客户纷至沓来。

为了降低种植风险,军地有关部门协调保险公司推出甘薯种植保险。“一亩地交60元,要是收成不好,能保2500元。”镇领导告诉笔者,遇到洪涝灾害,政府还会组织民兵和其他应急力量抽水排涝,确保甘薯田不积水。

近年来,岳龙镇建起200多个育苗大棚,“红瑶”甘薯种植面积扩大至1.8万亩,亩产稳步提升,逐步形成了“育苗—种植—储存—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突破亿元,带动13个村集体增收300多万元。

产业兴旺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在人武部的帮助下,岳龙镇精心打造出“春赏郁金香、夏摘鲜果蔬、秋收红瑶薯、冬品古法酱”的全季旅游模式,着力以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以前镇上冷清得很,现在一到甘薯收购季节,货车进进出出,游客来来往往,热闹得像赶集。”镇里的老商户徐海波对此颇有感触。

傍晚的霞光给薯田镀上了一层金边,空气里飘着甘薯藤的清香。村民们都说:“那是咱岳龙镇最甜的味道。”